王兴:大器晚成,是普通人成功的唯一捷径
专栏:科技资讯
发布日期:2019-02-21
阅读量:3636
王兴的整个创业历程,堪称一部“传统”互联网的编年史,从早期的门户到搜索引擎,再到电商团购、社交媒体,后来是O2O到共享经济...王兴几乎涉足了整个互联网圈的营销生态。美团临近上市,王兴的创业之路以及他这个人本身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人生启发。 距离美团正式赴港上市,还有两周左右的时间。 从团购起家,历经8年,熬过了地推时代与千团大战的艰辛,从外卖补贴大战中异军突起,并购了大众点评,又全资收购摩拜单车,正面杀入打车领域... 如今,“九死一生”的王兴终于熬到了上市关头,即将迎来他近15年创业历程中最辉煌的一刻! 不同于其它烧钱的互联网企业,据美团向港交所披露的招股书中显示,即便在今年4月收购摩拜单车后,美团手中仍握有323亿现金。 这就意味着,美团压根儿“不缺钱”,之所以着急上市,是因为拟将开展更多的对外投资与收购。 王兴的“江湖野心”,可想而知。 正如他在与《财经》杂志的对话中所说,“战争不是由拼搏和牺牲组成的,而是由忍耐和煎熬组成的。我不期望看到一家独大,也不期望要结束战争...”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终局。 在很多人看来,王兴的创业是个经典的无限游戏。2003年辍学创业至今15年,他的项目有成有败,但始终没有结束,他一直在探索着改变的边界。 犹如他时常在内部分享时提到,一个人想做到TOP,就必须要理解TOP这个词背后的深层含义: 换言之,一个人若想成功,他不仅需要天分、才能,更要有合适的机遇,同时还要有“大器晚成”的足够耐心! 1 “倒霉”的天才,还是“执拗”的疯子? 1979年,王兴出生在福建一个叫做龙岩的小地方。 但在很多人看来,王兴的出身并不普通,起码不能算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 他的父亲王苗,在龙岩市永定县拥有一个水泥厂,每年的销售额都差不多接近10亿,在当地算是实至名归的“富商”。 王苗的奋斗历程并不太平,他早年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父亲死后,因为“成分”问题被打入了社会底层,回到农村种田。 幸运的是,王苗保留了福建人灵活的经商头脑,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王苗嗅到商机,将几十年积累下的资金拿出来,与人合办了一家年产8.8万吨的水泥厂。 用王苗的话说,“之所以我做生意成功,是因为抓住了中国大时代的脉搏。” 奇妙的是,他这种天生敏锐的商业嗅觉,深深地在他儿子的基因中留下了烙印。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分3种:三等聪明靠做事,二等聪明靠观人,一等聪明靠夺势。 很显然,王苗与王兴都是一等的聪明人,因为他们每次都能精准地踩到新时代浪潮带来的巨大红利。 比如,刚要迎来四十不惑的王兴,其实早已算是个“骨灰级”的创业元老。 2003年,原本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兴,敏锐地嗅到了中国互联网所蕴藏地巨大机会,于是毅然地放弃学业回国创业。 2004年初,他与曾经的清华舍友王慧文、中学同学赖斌强,三人凑了30万元,在清华大学旁的丰海园租了一套130平米的民宅,连办公带吃住,正式开启了颇多曲折而又波澜壮阔的创业之路。 接下来的一年多,这3个没有资源、没有经验、且技术水平也差强人意的“毛头小子”,前前后后讨论了10几个创业点子,比如智能手环、T恤定制网站、活动网站“电邀”、打印邮寄网站“游子图”、以及他们的第一个社交产品“多多友”... 他们平均2个月尝试一个项目,不行就推翻重来。 直到2005年,扎克伯格创办的Facebook迎来了席卷全球的火爆,一向热衷于研究“六度空间理论”的王兴仿佛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机会,3人决定效仿Facebook做一个基于校园的SNS网站。 这,就是后来红遍全国的社交网站——校内网。 接下来的事情,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了:一个机会的诞生,往往不可能只有几个人看到。 2006年,校内网的竞争对手蜂拥而至,比如课间操、dorm99、looface、占座网...但其中最有威胁的,还要数千橡集团陈一舟做的5Q网。 相比当年青涩懵懂的王兴,足足大他10岁的陈一舟当时已算半个成功人士,无论是经验、资源、财力,王兴等人无一能比。 经过几次与竞争对手不太顺心的谈判后,王兴最终不得已将校内网以1000多万的价格卖给了陈一舟。 可回过头来,老辣的陈一舟立刻将校内网与5Q网合并,并向软银孙正义融资了4.3亿美金,后将校内网改名人人网。 2011年5月4日,人人网登录美国纽交所,融资8.5亿美元,上市首日市值超过70亿美元。 在经历了苦哈哈的创业之后,手里攥着人生第一桶金的王兴有些沮丧,因为在他看来:浪费机会,远比错失机会更让人刻骨铭心。 2 从未错过机会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机会! 什么是机会?在很多人看来,只有错过了的才知道是机会。 很显然,王兴不是这类人,他总能第一个发现趋势,并引流中国互联网争先模仿的浪潮。 这个世界没有永远的成功,哪怕你经历过巨大的失败,这未免也不是成功的另一种表现。 而王兴,在他创业的前10年里,几乎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的精髓。 2007年,卖掉了校内网的王兴,在千橡熬过了最艰难的一年锁定期,之后便像是一个脱了缰绳的野马,再次狂飙到了创业的浪潮中。 其实,按当年的协议规定,如果王兴在千橡多待一年,可以拿到额外一笔“巨资”,可王兴并不在乎。 因为在他看来,机会才是最大的成本,相比时间而言,金钱显得微不足道。 当然,王兴的金钱观,有相当一部分是源自于雄厚的家底,正所谓“钱能壮人胆”。毕竟,原生家庭给他带来的除了敏锐地商业嗅觉,还有与物质抗衡的十足底气。 然而,有钱的家庭到处都是,可并非每一个人都像王兴一样,几乎经历了创业途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失败。 比如,2007年初,从千橡离职后的王兴,携带5名创业伙伴,租下了华清嘉园甲13号楼2102室,开启了第二阶段创业。 同年5月,一个被誉为中国版Twitter的网站——饭否网上线。 俗话说得好,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多半是勇士,但更可能会成为烈士。 经历了几个月的艰苦运营,饭否网并没有获得预期中的火爆。相反,很多人盯着140个字的留言框,并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于是,2007年9月,面对着用户增长缓慢的这个不争事实,王兴开始筹划做一个面向白领的新SNS网站——海内网。 2008年初,海内网正式推出,瞬间获得了超高的媒体关注,但不幸的是,这个机会很快也被许多创业者效仿。 同年3月,刚刚从新浪网离职不久的程炳皓推出了开心网,他通过抢车位、偷菜等一些列社交游戏,极大满足了用户需求,从而让开心网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甩掉了海内网十几条街。 这一次,王兴再一次遭遇了重创。 或许,在王兴看来,站在巨大的社交机会面前,只要坚持,海内网仍然会有一线生机。 可遗憾的是,这只不过是一个假设,而历史没有假设。 无独有偶。当遭遇了滑铁卢般失败的王兴团队,回过头来开始关注用户日渐增长的饭否时,2009年却发生了许多巨大的群体性事件,这些事件在饭否上迅速传播,最终引来了政府监管机构的“关照”。 2009年8月11日,饭否关闭。此时的王兴,并不知下一步该何去何从。 突遭的变故,让王兴陷入深度的思考。他逐渐开始明白:在中国创业,很多事情和困难必须要提前预料,若想做一个更长久的事业,同样必须要有更持久的耐心。 与今日的微博相比,饭否注定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可王兴并没有就此被打倒,正如他在后期美团的办公室里所张贴的两张一尺见方的海报,上面显眼的写着: “饭否,I’ll be back!” 3 天赋,让一个人抢占先机;而耐心,才是一个人的护城河! 王兴说:“一个人,他只有对未来有更多的信心,才会对现在有更多的耐心。” 换句话说,一个人之所以能大器晚成,源于他压根从来不会放弃自己。 然而,如果将“大器晚成”四个字用于王兴身上,想必很多人会不以为然。 只不过,在这个急功近利、英才辈出的时代里,我们同样听说过太多少年得志的故事。 比如出生于1982年,因卖掉摩拜套现15亿的胡玮炜;又如出生于1983年,创业3年便身价百亿的趣店创始人罗敏;再如同样是83年,身价300亿的今日头条CEO张一鸣,要知道,他曾是饭否的一名普通员工。 在创投圈里的绝大多数人眼中,王兴是一个聪明刻苦的创业者,但时运不济,每当他踏入一个领域,都会遇到九九八十一难。 直到2009年12月底,王兴带着团队大刀阔斧地干起了美团。 这一次,王兴再一次捕捉到了互联网浪潮里的大浪花,但这并非得益于他天生的聪明或是运气,而是在经历了许多次失败后,他逐渐培养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 除此之外,他的身上也比别人多了一个成功的必备因素——耐心。 由此可见,王兴并非天才,他不是一开始创业就看得准,否则他也不会反复尝试那么多东西,折腾了十几个项目才最终迎来如今美团的辉煌。 谈到美团,不得不提及2011年左右的“千团大战”。 王兴的美团是较早进入市场的选手,可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包括阿里、腾讯、新浪等巨头纷纷涌入战场,同时还有来自美国的团购鼻祖Groupon...可谓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截止2011年8月,本土的团购网站数量已超过5000家。 面对如此惨烈的竞争,已遭遇过各种失败的王兴反而不骄不躁,他始终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专注于“本地化生活服务”,坚持差异化竞争。这一策略,巧妙地避开了与淘宝等巨头平台“实物团购”的正面竞争; 二是现金为王,坚决不靠烧钱赢得市场占有率。要知道,在当时依托资本“漫天烧钱”的竞争态势下,美团一直依靠口碑赢得了低成本的高效运营,这是其不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王兴从过去的失败中吸取了足够的教训,并且对一件事情的成败,预留了足够的耐心和思考空间。 在王兴的算盘里,餐饮、旅游、电影、到店综合类每个领域都能做到几百亿美金。他说,单餐饮这个事情的盘子就和淘宝一样大,因此美团完全有机会慢慢做到阿里、腾讯这样的规模体量。 或许,这才是王兴能耐得住寂寞的最重要原由,毕竟,他终于找到了一个足够湿的雪球、和一个足够长的滑坡。 4 所谓的大器晚成,是普通人成功的唯一捷径! 王兴的故事,告诉我们,这个时代从来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 之所以有的人认为“命运不公”,其实是当他站在命运面前时,想的总是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忘记了自己得到了什么。 换句话说,失败,只不过是成功的垫脚石。在真正的机会来临之前,每个人都需要历经巨大的考验。 正如2012年整个电商行业迎来了资本的寒冬,王兴在内部讲话《如何度过行业寒冬》中,举了一个南极探险的例子: 1911年,南极还是一个人类未曾开拓过的未知领域,这就好比很多创业者目前所看到的未来。 那时有两个竞争团队,一个是来自挪威的阿蒙森5人团队,另一个是斯科特的17人团队,两者都是从北欧出发驶向南极。 这两个团队接触的是同样的信息、面对的是同一个机会、并且是在几乎同一个时间点出发,这同样类似于当前的商业竞争环境。 最后,人数较少的阿蒙森团队,在2个多月后率先到达了南极点,并在21个月后,安全地返回了出发地点。 而人数较多的斯科特团队,不但延迟到达了南极点,而且最后无一生还,他们的尸体甚至在几年之后都没有找到。 为什么同样的目标、同样的环境,最后两者之间却有截然不同的结局? 王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即:除了物资准备充分,使用适合的先进工具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区别,是两种所采用的不同策略。 比如,无论天气好坏,阿蒙森团队始终坚持每天行进30公里;而斯科特团队呢,天气好的时候多走点,天气差的时候索性不走。 从王兴的讲话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一个对于成功非常简单的定义: “所谓成功,除了耐心还要有耐力,即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你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均衡前进。” 换句话说,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成功的潜力,并不在于他在顺境中有多大的爆发力,而是他是否能在逆境中同样保持动力。 不得否认的是,王兴,做到了这一点。 所以,回过头来看,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无论是出身还是天赋,王兴都算不上是绝大多数的普通人。 然而事实上,用来定义普通人的衡量标准,并不是看一个人的最低点,而是基于你自己的原点,是否可以创造出更高的曲线。 毕竟,生命中的任何成功都不过只是过程,人类最后的终点只有一个,就是死亡。 这就如王兴曾在2011年处于情绪低谷时,在微博上记录的一句话: “很多事情表面上是一夜成功,其实背后有很长时间的积累。我很喜欢的TED会议似乎是前几年突然走红的,可它实际上创办于1984年。” 说点什么
发表
最新评论
|
点击开启品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