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华为还有钱的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你知道是哪个吗?
专栏:科技资讯
发布日期:2019-03-15
阅读量:3804
说起鸿海集团大家好像都不太熟悉,但是它旗下的富士康集团在中国大陆可是如雷贯耳,知名度相当之高。如今鸿海集团已经是一个营收破万亿的超级巨无霸,比华为还要多,它是怎么做的呢?又遇到了哪些瓶颈?小编为你一一道来。 1974年,年仅24岁的郭台铭在中国台北创建了鸿海塑料公司,主要的业务是生产电视机上用的按钮。刚开始做的还可以,但是意识敏锐的郭台铭很快就盯上了集成电路产业,认为计算机产业才是未来的主流,于是转而做计算机相关的配件,1982年改名为鸿海精密。198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热潮,中央也是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台商的政策,郭台铭开始来到大陆创业,并成立了富士康公司。富士康早期主要是生产电脑周边配件,其中就包括苹果公司,2001年鸿海精密实现了1400亿台币左右的营收,成为台湾民营企业的龙头。2002年鸿海的营业额更是直接翻了一倍以上,突破3000亿台币大关,牢牢占据台湾制造业第一的名头。 2007年苹果发布iPhone手机,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同时也是鸿海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从2007年开始,鸿海就为苹果进行手机代工,当年营业额就超过3800亿元,并于2009年跃居知名杂志《财富全球500强》的第109名。鸿海的客户不止苹果,国际电商巨头亚马逊、通讯巨头华为和思科、PC厂商戴尔和联想都找鸿海进行代工。根据鸿海发布的财务文件,2017年富士康公司营收为4.7万亿台币,换算成美元为1589亿。作为对比,大家熟知的中国大陆民营企业龙头华为2017年的营收为962亿美元。在最新的财富500强榜单中,鸿海精密排在第24位,是中国民营企业的第一名,比起阿里巴巴的300名和腾讯的331名,可以说是遥遥领先。 2018年6月份,鸿海旗下富士康在上海交易所成功上市,并于当天涨停,市值超过3900亿元,成为A股上市的第一大科技公司。在发布的上市文件中,有战略投资者20名共认购了81亿元,国家队和互联网巨头队纷纷入场。通过鸿海的招股书中也暴露了一个问题,2015到2017年,鸿海净利润分别为143.5亿元、143.6亿元和158.6亿元,净利率总是徘徊在5%。鸿海营收如此之高,利润却很低,这是鸿海面对的一个大问题。最近鸿海又要面对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苹果作为鸿海最大的客户,如今销量开始下滑,新手机订单一再削减,对鸿海产生很大影响,股价相应大跌。 根据统计机构发布的2018年中国手机出货量排行,苹果手机的出货量为5270万台,同比下降5%,这已经是苹果连续多年在中国市场下滑了。苹果CEO库克在公司电话会议中表示,公司旗下的手机产品销量不及预期,特别是再大中华地区,下滑的十分严重。自从去年新款苹果手机连续多次砍单后,鸿海就被曝出各种负面消息,比如裁员、减少生产线等等,并且鸿海会在2019年减少29亿美元的开支以应对经济寒冬。苹果的订单占据了鸿海近一半的业务,也就是说苹果过不好,鸿海也就好不到哪去,如此依赖苹果对鸿海的后续发展势必会造成影响。 作为代工领域的龙头企业,鸿海还是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如今国产手机增长势头很猛,2018年华为手机的出货量已经逼近苹果,2019年就可以实现对苹果的全面超越。当年的苹果风靡世界,鸿海就是跟上了苹果的步伐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如今5G市场马上来临,鸿海可以抓住这个机遇与华为进行合作。华为高速上升的销量必然需要更多的产线来进行手机生产,鸿海的生产速度和质量在业界都是首屈一指的,选择与华为合作会是双赢的局面。 鸿海目前的状况也是真实的反映了代工厂的无奈,主动权都握在客户手里,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对于这个问题,郭台铭也意识到了,他打算把鸿海从“制造服务”企业进一步升级为“科技服务”企业,并且早就开始了布局。在2016年鸿海收购了液晶面板知名企业夏普,去年又在广东珠海投资了600亿元用于建设芯片工厂,打算摆脱目前低盈利的模式。郭台铭作为是老一辈企业家中的佼佼者,他的布局会成功吗? 说点什么
发表
最新评论
|
点击开启品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