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越来越粘人
专栏:爱用干货
发布日期:2019-08-21
阅读量:7533
作者:资讯小卡车
如今当人们谈论起搜索引擎的时候,总是有一种“夕阳产业”的感觉,整体情绪是谨慎观望远大于乐观看好的,并集中体现为了三个主要的问题:

1、为什么移动互联网时代还需要搜索引擎?

2、搜索引擎目前的职能是流量分发权、还是产品入口吗?

3、整个搜索生态还需要新的搜索引擎诞生吗?

而情绪背后的逻辑也并不复杂:理论上作为PC时代(或者WEB1.0时代)的产物,它诞生的背后成因实际上是弥补“产品与用户之间交互场景的不足”,以数据库+算法的形式帮助用户满足自己的精准诉求——而理论上在网络环境更便捷、设备更多样、产品品类更垂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并不存在这种“不足”,甚至表现为“过剩”。

所以在大部分人看来,“搜索引擎”这样的产品形态已经远远落后于当下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实际状况,整个搜索生态的上升空间已经微乎其微,更别说容纳新的入局者了。不过答案真的如此吗?

一个新趋势:搜索越来越粘人
先说结论:与大众舆论的预测相悖,搜索生态不仅仍然保持着高活跃度的增长姿态,并且从数据来看“搜索”正在变得越来越粘人。

百度刚刚发布的2019年Q2季度的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百度App 日活1.88亿,同比上涨27%,其中App内搜索查询同比增长49%——按照此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即截止2018年12月我国搜索引擎的市场规模达6.81亿、百度市场份额达72.7%计算,可以理解为搜索业务仍然是百度生态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并且肉眼可见的是,百度生态内实现了高速增长的业务板块,无一例外是与搜索业务进行了主动对接的,比如以百家号为核心的百度内容生态。

在今年6月公布的数据中,百度App的日活用户达1.88亿,同比增长27%;智能小程序的月活用户达到2.7亿,环比增长49%。而这显然得到搜索引擎背书的成果。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百度逐渐调整了搜索结果的权重分配,将内容来源划分为“百家号”和“媒体网站”两大类,“百家号”内容能够直接出现在百度新闻的搜索结果内,成为了用户信息检索的主要来源之一,百家号内容开始获得大量导流。

并且实际上百家号本身就可以理解为是“信息流资讯对搜索引擎主动适配”的结果。早在2013年12月内测期间,百家号(当时还叫做“百度百家”)就将自己的核心逻辑锁定在“流程简洁”:作者自行上传或抓取作者所绑定的第三方平台+非敏感内容机审后直接发布。

考虑到智能手机+4G网络普及推动的“换机潮”,以及随之而来的内容创业大爆发,大概发生在2014年前后的这个时间节点,这种对内容创作门槛和时效性都十分可观的逻辑设计可以说是相当前瞻。

百度小程序的高速增长同样也指向了搜索引擎。

区别于传统的小程序启动方式(用户需要输入准确的小程序名称或者找到小程序页面),今年3月,百度开始在搜索结果中全面接入智能小程序,增加了搜索内容与小程序的相关性,比如用户在百度搜索框内输入“JOJO的奇妙冒险”,能够提供动画播放的PPTV小程序就会优先出现在结果页面中。


除此而外,百度生态内的自有业务板块也进行了“小程序化”的改造,例如百家号,这让小程序在搜索引擎分配百度自身业务板块更多权重的情况下,得到了使用率和活跃用户数量叠加倍增的机会,并直观体现在了数据层面上。

截至2019年7月,百度智能小程序月活用户达2.7亿,入驻小程序数量已经超过了220万个,保持强劲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目前允许状况较好的“名片式”百度小程序,其基本场景也是基于搜索引擎成立的,例如上海车展小程序观众可以在“上海车展”官方智能小程序主页上方的查找框,查找汽车品牌称号,能直接看到该品牌的展馆方位。据说,当时央视财经的主播就是借用这一功能,第一时间找到了想要采访的目标,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和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搜索引擎不仅仍然拥有巨大的用户基础,并且在整个生态内扮演着类似于粘合剂的作用,一方面对接不同的业务板块使之成为可以有生态感的整体,另一方面补全用户与目标场景之间的路径。

而这也带来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搜索引擎能打破理论上的假设,在移动互联网完成了这样的逆生长呢?

为什么会出现新趋势:逆向需求与主动适应
平心而论,其实大众舆论对于搜索引擎的判断其实并没有错:信息过载、用户负担加重、算法及服务器负荷加大,种种移动互联网时代表现出来的市场环境,确实形成于PC时代搜索引擎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并逐渐为人们所放弃。

但实际上人们放弃的也仅仅是搜索引擎在PC时代形成的产品形态,并没有放弃对于搜索的需求。

简单来说,在PC时代的搜索引擎之间被淘汰的过程中,人们曾经试图采用数据匹配等类似于“投喂”的形式,来取代搜索引擎过去所承担的“流量分发”或者“场景入口”的职能。

但在实际的使用中,数据匹配虽然赋予了人们更多的自由空间,不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互联网使用路径,但在即时性需求面前短板却非常明显:用户的个人能力终究是有天花板的,但即时性需求却在不断膨胀——甚至在人们即时性需求不断增加的前提下,数据匹配等“投喂式解决方案”反而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检索有用信息、减少干扰信息、孤岛效应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便自然而然地对搜索引擎表现出一种逆向式的需求:全网搜索的意义逐渐减小,搜索引擎越来越强调对于场景的主动适应能力,即搜索结果的个性化垂直化、以及搜索延伸场景的衔接度。而这层逻辑在如今的搜索生态中已经有了非常直观的落地。



搜索个性化垂直化方面,其实早在PC时代“搜索预测”技术就已经很成熟。

所谓“搜索预测”,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计算,精准预测用户实际上的真实用户需求是什么,常常被用于纠错和流量的流量二次引流(通过关键词联想的方式)。总之,搜索引擎的开发者们希望通过技术层面来主动优化用户获得的搜索结果。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搜索预测”归根结底也只是一个用户主动行为,需要用户主动选择搜索策略、需要用户对搜索结果进行自己判断,搜索引擎在其中仅仅起到的是“渠道作用”,对用户的来龙去脉控制力无限趋近于0,也从而让搜索引擎的体验产生不小的波动。

因此如今的搜索引擎越来越多的摆脱传统产品形态(即提供一个供用户输入关键词的搜索框),试图通过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重新定义用户与搜索之间的交互逻辑,更多由产品主动进行基于用户画像的主动搜索,以减少由信息过载、信息获取门槛过高等客观环境带来的损耗。

搜索延伸场景衔接度方面,直观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以搜索引擎为基础的大生态开始出现。

以“百度搜索+百家号+百度小程序”为例,百度的构想是一套内容+服务解决方案,构建完整内容生态闭环。

移动互联网时代,各个App使得用户体验割裂,百度推出智能小程序和百家号,就是希望互联网是互联互通、平等的局面,是为了解决移动互联网割裂的问题,在这样一个有机内容生态闭环内,每个App都能够成为提供全部服务的完整体系,激发了百度平台上内容的活力,也实现了内容的价值延伸,内容打通服务。

结语
这是搜索引擎最坏的时代,但也是搜索引擎最好的时候。

一方面,当下的市场环境已经无法容纳下任何孤立的搜索引擎,人们对于搜索引擎的主动适应能力和生态搭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抬高了行业的入局门槛,但正如百度对增强移动生态的不懈努力,让使用场景越来越多,从而促进搜索和用户花费时间的增长:

搜索生态也在这样的环境下重新获得了新的生命力,重新嵌入了移动互联网的版图中,以此获得了更高的上限空间。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关“搜索”的故事还远远没有划上句号。在未来,搜索引擎所承担的职能一定越来越智能、越来越伙伴化,将以合作的方式与用户们共同书写新的互联网蓝图,而搜索引擎之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聚焦于技术的硬核赛道,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如今先行者百度已经做好了准备,后来者们做好准备了吗?

上一页:推广成本居高不下?带你玩转百度自然流量
下一页:Chrome是如何成功的?
说点什么
发表
最新评论
    本文由爱用建站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爱用建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爱用建站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通过 反馈中心 进行举报。

    如有投稿需求,可点击立即投稿
    免费建站
    品牌营销
    免费小程序

    精彩资讯

    更多>>
    网站建设

    热点关注

    更多>>

    点击开启品牌新篇章